Translate

Monday, December 20, 2010

關於那些細碎

 今年再次踏足西班牙,回來之後,我寫下過這些。關於那些細碎的痕跡。


我走過那些巴塞隆納的大街小巷,路過那些我想念的宏偉建築,在Gaudí 的夢裡蹓躂,在大雨中渾身濕透,在陽光下貪婪地呼吸大笑張眼看清楚世界。有時候一班人,有時候一個人;有時候寂寞,有時候不。



 
我走過薩拉曼卡古城內的石板路。那些我以為一輩子都會記著的路。我記得一些,我忘掉一些。不拿地圖,腳踏實地重遊回憶中的路徑。跟同伴在城裡逛,我指著這些那些,說這是新的,那是舊的。彷彿在回憶中玩著「找不同」的遊戲。那一晚,友伴貼心地提出要上某個我過往最心愛的小酒吧。我其實,本來打算,路過了就好。在酒吧裡,結果,我們只靜默無言。友伴最後在餐紙上寫下到此一遊的記錄。我微笑拍下照片。離開的時候,我跟友伴說,招牌燈箱換了顏色。朋友笑說,我的記性太好。離開的那天清早,那個巴士站,我想起那一年,第一次送同房到車站,我們曾經相擁流淚。後來一次又一次,我在這個車站,送別過不少人,流過不少眼淚。後來又後來,我才明白,最難過的,不是離別;而是離別之後,一個人走回家的路。


我走過馬德里的地車站,想起那年那月那幾趟車程。從來沒有好好認識這個大城市,不過是我的中轉站。沒有認真拿過地圖,而那些流連過的風景,如果不是地圖上的一點一點又一點,也不過是為了裝飾回憶的拼貼畫。人潮來去,我在這個城市的巴士站、地車站,笑過哭過,我都記得清楚。我沒有認清大街的方向,卻記得往Retiro 公園的路。我沒有記著餐廳的名字,陰差陽錯當地的友人竟又帶我走進回憶。忘了吃過甚麼,卻記得,餐廳的洗手間,在地下的樓層;記得樓梯間,那些用以裝飾的瓶瓶罐罐。而我,不過曾經在這裡,吃過一頓午餐。



我的記憶力,到底是太好,還是太壞。

Sunday, December 12, 2010

Papá Noel

在西班牙,我們稱聖誕老人做 Papá Noel。 我特別喜歡這個名字,相比起聖誕老人與 Santa Claus, Papá Noel 唸起來特別悅耳、窩心。

Papá ,意思是爸爸。當然英文裡也有 Father Christmas 這個說法,但是 Father 跟 Papá 的讀音比較,還是 Papá 比較有親切感吧。

用軟軟的童音,一聲聲 Papá Noel ,Papá Noel 的喚,討禮物大概會容易點吧?

Friday, December 10, 2010

¡Feliz Navidad!

三年前的聖誕節。

偌大的廣場,如舊的燈火通明;再加上一棵挺拔的聖誕樹。沒有擁擠。沒有浮華。這裡有我需要的寧靜。





西方人很重視聖誕節,所以很多朋友都回家過節/ 度假了。我們幾個,擠在一個日本女生家中,也過節去。大家都是窮學生,我們有自家製的聖誕裝飾,還自家製了不同的食物;沒有聖誕火雞,卻有西班牙火腿;家裡有烤箱,於是烤了一盤又一盤的雞腿;還烘了多士,弄了番茄粒加橄欖油等自製的茄粒醬,用來配多士。酒是必備的,喝得醉醺醺也是想當然的,飽得幾乎要撐死也是必然的。已經記不起當晚聊過甚麼,只記得我們一直讓電腦開著,偷佔人家的WIFI,上著網,追蹤著聖誕老人何時抵達西班牙;在聖誕老人來到西班牙的時候,跟彼此說一句 ¡Feliz Navidad!

牆上的裝飾,是朋友用舊雜誌弄的

懸在樓房間的星星,不多,卻美麗


Monday, November 15, 2010

Salamanca

我城。

Salamanca。

永遠記著這樣子的陽光明媚。

當然,西班牙也會有下雨天,也會有陰天,也會有冬天,也會有刮大風的日子。在這裡,我經歷過的,還有那個下雪的冬天。

只是,看見這一地陽光燦爛,這一片藍白雙間的天空,我會相信,這個人世間,還是有一種簡單而微小的幸福。觸手可及。

(照片攝於 Salamanca 的 Plaza Mayor)

Sunday, November 7, 2010

大吃大喝

Tortilla de Patata (西班牙薯仔蛋餅), jamón (西班牙風乾火腿), chorizo, salchichón (兩者皆為西班牙肉腸,後者帶黑胡椒的微辣), 自家製多士連番茄醬......Marques de Cárceres 紅酒 (這牌子價錢相宜,味道也不錯), clara (啤酒混檸檬味芬達)... 這就是我們在巴塞隆納的告別晚餐,地點在新郎哥的姊妹家中舉行。

Tuesday, November 2, 2010

風和日麗 - 婚禮日

朋友的婚禮在星期天,那天是我的巴塞隆納之旅唯一一天遇上的好天氣。一早起來,天空藍得耀眼,陽光普照,這才是大家心目中的西班牙吧?真無法想像,下著大雨,婚禮會有多狼狽呢?

出發前跟要好的日本女生說好了,大家都穿民族服出席這個婚禮。她穿日式浴衣,我呢,就決定穿旗袍。

沒有親眼看見,也不敢相信穿浴衣的工序,是如此繁複;而且,也不是每個日本人都會穿浴衣。那天早上,兩個女生都要由另一位女生協助,才可以把浴衣好好穿上。看著她們穿衣,我在想:她們有夠慘的,大熱天,出席那些甚麼花火祭時,要穿上包得嚴密的浴衣,再配上紥得實實的腰帶,要不熱暈才怪。她們說,穿和服要複雜很多倍呢。真不敢想像,穿上後是怎樣的一種感覺。

觀賞完她們穿浴衣的過程,我也拿出自己的旗袍和 corset,這當然會換來她們一聲聲 "eh" (驚嘆聲) (!),正如我也會驚嘆她們的浴衣一樣。 我拿著corset,跟她們說,要先穿上corset,才可以穿上旗袍,因為要掩飾肚腩和胃腩嘛。她們問,那件corset真的可以穿上嗎?很小啊。我說沒問題。我請她們其中一個替我把corset的扣子扣好,穿好束褲,再穿上旗袍,我那條久違的腰肢終於重現人間。corset 和束褲,是懶女人的唯一救星。

每次出席朋友的婚禮,都會感動得想哭。這一次也沒有例外。看著神父在教堂說了一大堆聽不大懂的西班牙語,聽見朋友肯定而響亮的一聲「我願意」,我都聽到大家打開紙巾包的聲音了。大概,婚禮之必要,不在於那一個或隆重或簡單的儀式,而是那一聲在深思過後,肯定的一聲「我願意」。

在教堂內的儀式完成後,家屬、朋友都湧到教堂外,一邊聊天,一邊等待一對新人步出教堂。某位家屬預備了滿滿一袋玫瑰花瓣,讓我們每人拿一把花瓣,待新人步出教堂時,把花瓣撒向他們。最興奮的大概是現場的小孩子。拿著花瓣,不停向附近的人,練習拋、擲、丟的技倆。花瓣掉到地上,就不顧身世的爬在地上,想要把所有花瓣握在小小的掌心。大概那一瞬間,手心的一切,就是他們的整個世界。微小而美好。

拍過大合照,當然又是一大夥人在街上瞎聊,這是西班牙街頭常見的景象,人們彷彿有說不完的話題似的。也大概已經聊得差不多是時候了,大概下午一、二時的光景,我們便驅車到市郊的 Castell Arnau 餐廳午餐 / 晚餐去。

抵達的時候,也忘記是什麼時候,大概是下午二、三時吧。陽光普照。我最愛西班牙的陽光。大太陽底下,我從來沒有擔心過會長雀斑、會曬黑,只感到全身心的歡快。已經肚子好餓了,於是先來一盤又一盤的cocktail 美食。我們一種接一種的吃,已經像吃了一頓豐盛的午餐。仍然穿著浴衣和旗袍的我們,滿身束縛,吃得實在不夠暢快,於是慌忙把一早預備好的替換衣物換上。不約而同地帶了寬鬆的衣裙,這才可以盡情吃喝。

戶外的Cocktail 時段已夠我們飲飽食醉,然後三、四時了,我們獲招呼進餐廳就坐,午宴/ 晚宴正式開始。實在不知道大家的胃是怎麼構造的,明明已經吃得很飽了,還是可以把眼前碟子裡的食物吃掉大半,好厲害!每一道菜配上不同的酒,最後祝酒的時候,主人家呈上特製的木杯子,還有清酒,來一個西日Cross over 的安排。飲宴來到這個階段,算是結束了。大家都湧到舞池跳舞。我們這班異鄉人,沒有男伴,只好胡亂地嬉鬧著。跟一個我覺得很適合當zara童裝模特兒的小女孩玩了一整晚,不停跟她奔跑、亂跳舞、捉迷藏 (天,我可是穿了低胸長裙高跟鞋,淑女形象蕩然無存),騙她喝了一口我那杯分明是橙汁混vodka,害她一邊吐舌頭裝鬼臉,一邊罵我是壞人,想起就覺得好笑。只是跟小孩玩耍其實挺累人,我差點沒跟她一樣想要把鞋子脫掉,赤腳在舞池裡嬉鬧。

(其實我沒有那麼喜歡小孩子。只是跟這個擁有一頭亮麗棕髮的小女孩比較投緣。)

Monday, October 18, 2010

再遇 Gaudí

這次的西班牙之旅,行程緊密,要見的人太多,時間卻太少。在巴塞隆納逗留的四天,第一天跟朋友與朋友的家人相見,吃了悠長的午餐,外出到市中心逛逛,走馬看花地看了Casa Batlló,晚上跟朋友飯聚,為她慶祝告別單身。

天氣一直很壞,天陰陰的,忽然就灑下一陣大雨。在市中心逛,決定到 Casa Batlló 去看。唸書的時候,沒有去看,只在大屋外閒晃過,仰望過。這次再來,當然沒有不進去的理由。17.8歐羅,可是一點也不便宜的。

Casa Batlló 的外牆,彷如五彩繽紛的鱗片,柱子的設計,彷如骨頭,所以這裡也有骨頭之家的稱號。露台的設計,彷如一張張的面具。看見那一張張的面具,我總會想起歌聲魅影。屋外屋內,滿是遊人,大概要找一個沒有人的時段,是近乎不可能的了。我在大屋向街的大窗前呆立,看著滿街舉機拍照的人。才不過十數分鐘前,我也是站在樓下拍照的一份子。我看風景,風景也在看我。

多年前,我在書上遇見Gaudí,就知道,這個世界,就是太缺乏這種鬼才。這次,我在展館裡的 guestbook,留下這一句:Te quiero Gaudí.

有一個西班牙人跟我說,覺得Gaudí 沒有甚麼了不起,他的建築的確很美,只是過譽了。如果沒有資金,他根本沒能留下這些東西。我沒有辦法用西班牙文跟這個人解釋清楚,千里馬與伯樂的關係。

我一直記著Gaudí  說的,這個大自然,沒有任何一種東西是筆直的,所以在他的建築作品裡,我們總是看見各式各樣的波浪紋,大量的曲線。我是為著那些彎彎曲曲的線條,那些色彩斑駁,那些彷若只該出現於童話書的種種,而在這個大城市,留連忘返。沒有Gaudí,我相信巴塞隆納會失掉了光彩。



後記:Gaudí 的名字,有人譯作高迪,有人譯作高弟。我覺得前者比較有型,比較像一個建築師的名字 (好明顯是毫無理由的直覺),至於後者比較親切,彷如是眾人的老弟一樣。

Monday, October 11, 2010

離別.重聚.離別

終於又回到西班牙。只有短短九天,我可以說甚麼呢?只想說一句,回家的感覺真好。

在行李輸送帶上拿到了行李,就拖著行李匆匆走出抵境大堂。才踏出腳步,就看見一個人對著我不斷揮手。我的朋友跟她的丈夫、還有她的老爺在等著我呢。我跟朋友在機場,隔著矮矮的圍欄,擁抱良久;我們又在西班牙相見了。言語太貧乏,大概只有肢體的語言最直接。

每一次的相聚和別離,我們都在擁抱。大概這樣的習慣,也是這個國家最迷人的地方之一。還記得那一年,大家在那間租來的房子,過了幾個月的時光。離開的時候,眼眶都要紅了,努力按捺著不去流淚。然後時間就這樣流過。屋子裡發生過的快樂、傷心和憤怒,這就不著痕跡地過去了。然後我們又再在這一片土地相聚,看著她開始人生另一個階段。我不知道這屬於一種怎樣的心情,大概也就跟嫁女的感覺差不多吧?

在這個旅程,沒有甚麼艷遇,卻認識了一些好客的新朋友。而所有所有的新知舊雨,離開的時候,都會跟你說:「以後,你再來西班牙的時候,記著,你在 xxx (地方名稱) 有個家。」也許你會覺得這是出於禮貌,只是我倒寧願相信,這些說話都是出自真心。 (你看著他們那雙亮晶晶的眼睛,就會相信那是真心的)

愛出走,愛結交不同地方的朋友,只是最怕的,卻是離別。每一次,都得努力控制著不去流淚,只是幾乎每一次都要失敗。

只好用心記著,我在這些地方,都有個家。

Sunday, September 5, 2010

ferias y fiestas 2007

人說近鄉情怯。我倒沒有這種功夫去思量太多,竟又差不多來到「回鄉」之日。轉眼又九月了。

今天就來記下當日的節慶。為時一星期的節慶,誰都不在乎源起於什麼,只知道Plaza Mayor 又架設起大大的舞台,每天都有不同的免費文娛表演。

整個舊城區,亦都架設起臨時的路邊小攤,販賣各式吃喝,當中很多小攤,本來就有自己的Tapas 小店,只是在街上擺起檔來,價錢當然比在店中吃的,略略要便宜一點。白天、晚上,滿街滿巷都是人。出來吃喝聊天,交換八卦情報,誰都不怕熱,不怕流一身汗,只愛熱鬧。

那天晚上,我們要了滿滿一個ración 的 jamón,西班牙名物風乾火腿啊,伴著鬆脆味淡的餅乾條來吃,味道恰到好處。再來一杯塑膠杯子盛載的紅酒啦、凍啤酒啦,再這裡吃一點烤肉腸,那裡又吃一點洋蔥炒血腸,走到那兒便吃到那兒,吃得肚滿腸肥,倒有點像我們在旺角街頭「掃街」大嚼街頭小吃的感覺。

飲飽食醉,還有煙火、有綜藝表演、有音樂演出,每年有一星期過著這樣的日子,Salmantino 的生活,倒真是教人羨慕。

我不知道,人家的政府,為這樣的活動保貼了多少錢,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個西班牙人也認同這種活動,我當然知道每年的煙火活動等於燒銀紙;我欣賞、羨慕的是這片土地,在飲飲食食之外,容得下一個偌大的廣場,讓人在晚上集會,看表演,數星星。

Sunday, August 15, 2010

大城小事

那一個四月,我在Valencia 的巴士站呆了一個晚上,坐半夜出發的巴士到Granada。




先說那一天,從瑞士坐廉價航空回到Valencia,人有點累,有點呆滯。揹著背包,在街上隨意地走著,等過馬路的時候,突然被人從後用力壓了我的背包一下,整個人的重心就往後墜了一墜,心離了一下。驚惶地回頭一看,那人原來是個瘋子,口中唸唸有詞,然後自顧自地走開了。我不禁暗暗慶幸,只是被人嚇了一下,而沒有什麼事情發生。



繼續在街上閒晃,一邊走一邊在心裡出神,路經某個巴士站的時候,突然跳出一個人來,用西班牙語指著我破口大罵。是另一個瘋子。莫名其妙地大罵中國人這中國人那,語焉不長的,我只好極速逃離。



莫名其妙地被兩個瘋子「整治」,心情大受影響,認定這天大事勿用。在小酒館呆了一段時間,吃點東西喝點酒,安定心神。然後就坐巴士到Valencia 的大型巴士站,等坐夜車到Granada。



好漫長的夜晚。我拿出隨身的書,隨意地翻著,心神卻不在書本上。四月的晚上,天氣仍是蠻冷的,外頭也是個當風的地方,於是入夜之後,無家可歸的人,就都走到巴士站內避寒。不好彩挑上不恰當的地點,就會被人驅趕。



我坐的長椅對面,坐著一家大小的外地人,看樣子應該是吉普賽人吧。媽媽帶著女兒,擁著她在長椅上坐著取暖;爸爸一個急步閃身入洗手間。



後來,椅子的另一邊,坐了一個白人男子。穿一身整齊運動服,隨身一個大大的尼龍旅行袋。



我繼續呆坐,看著眼前出現的這些人。



肚子有點餓,於是我翻出袋子裡的小蛋糕啃著。那個吉普賽女人拖著女孩走過來,手指著女孩,然後伸出手說了一些我聽不明白的話。我把餘下的小蛋糕都給了她。她說了聲謝就返回自己的長椅。兩人繼續相擁。



我繼續坐著,閉眼打了一會兒盹又醒來了,天氣真冷,雖然我的背上已貼著暖包。巴士站的人來了又去,去了又來,我繼續等著我的車。吉普賽家庭相擁著睡了。



那個穿運動服的白人男子從隨身行李中翻了又翻,翻出一件運動外套。他拿著衣服走到吉普賽家庭面前,叫醒了他們。他拿著衣服,指了指女孩,跟他們不知說了什麼。女人打恭作揖,讓小孩把衣服穿上,繼續擁著女孩入睡。白人男子回到自己的位置,熟練地多穿上一條運動長褲,穿著風衣在長椅上躺了下來,翻了翻身就睡過去了。



我不知怎地就被這樣的畫面撼動了。在我面前,每一個都是有故事的人。



這些片段,我但願永遠不會忘記。

Sunday, August 8, 2010

Tinto de Verano 夏日紅酒特飲

那一年,在西班牙的夏季,家中冰箱常備的除了冷開水、啤酒、橙汁、麥茶、gazpacho,另外一款飲料就是在CARREFOUR 超級市場買來的 1.5 L Tinto de Verano (圖中所見這個品牌的出品還不錯的)。

Tinto de Verano 的酒精成份比 sangría 低,大概就跟啤酒差不多吧!後來有一段日子,我總是一邊吃著自煮晚餐,一邊喝這款飲料。(好的,不瞞你說,有時候會一邊煮食一邊喝咯,因為實在是太熱了)。

這款飲品製法非常簡單,而超市售賣的價錢也非常便宜,所以從來沒有自己製作過。不過製法真的超簡單,一看就會,大家也來試試吧!(圖中所見Don Simon 是常見餐桌酒品牌,一般用來煮食或調製雜飲;而 Casera 是其中一個 gaseosa (即梳打水)品牌)。

材料:

~  一份紅酒
~ 一份梳打水 (檸檬梳打水或雪碧亦可)
~ 適量冰塊
~ 檸檬切片 (裝飾用)
~ 高身玻璃杯

做法:
把冰塊放進高身玻璃杯中,再把冰凍紅酒及梳打水混入杯中(份量為一比一),再用檸檬裝飾玻璃杯,即可飲用。

(註:雖然從來沒有自行製作過這款飲料,不過曾經親眼目睹酒保就是半杯紅酒,半杯檸檬梳打再加冰混出來的,毫無難度,所以大家可以放心自行調製)

(小提示:紅酒無須用特別昂貴的,但也請不要用超廉宜的劣酒,除非你不怕多喝後會頭疼;一般價格的即可)

(圖片全部來自互聯網)

Monday, August 2, 2010

我跟一本書的錯過和重遇

最近比較煩躁,只靠讀書滋養心靈。

想起兩年前寫過的文字,在此稍作潤飾,再記一次:


終於讀畢從西班牙帶回來的這本小說 El niño con el pijama de rayas。書的作者是 John Boyne。全球發行多個譯本,英文原著書名The boy in the striped pyjamas,中譯書名為<穿條紋衣的男孩>。此書一推出即高据多國銷量榜榜首位置,電影版亦已發行。



買書前,孤陋寡聞的我,根本甚麼都不知道。除了知道在西班牙,此書自推出以來一直高据銷量榜位置,一而再再而三的加印再版,我甚麼都不知道。你知道嘛,這本書,在封底甚至找不到故事簡介,只有編輯故弄玄虛的一席話。



我在西班牙買的第一本西班牙語書,是<小王子>(而當時的西班牙語程度根本看不懂西班牙語小說);後來買了一本沉甸甸的時裝雜誌,貪其隨書附送的大大旅行袋,可以方便我搬家載物。然後,我忙著約會交友唸書閱報看電影看電視吃喝玩樂遊山玩水,沒有買過一本書。因為知道自己看不懂,反正擱著,寧願留個錢傍身。



二月的時候,我們在馬德里的Casa del Libro 逛 (某大連鎖書店,名字直譯就是The House of Book),他跟我說買了這本書,而且推介說很好看,卻打死不告訴我內容。我隨手翻著,也沒有太多艱澀的生字,翻著翻著,卻又把書放下。最後我捎回家一本關於考試的練習還有相關的答案本,以及一片金屬製的書簽。



然後,在四月,出發作一次長途旅行。我在馬德里的長途巴士站,預備坐夜車到Alicante,再轉折地坐超廉價航空到瑞士。

閒著無聊,晃進書店隨便看看。

在書店晃了一圈,我又回到這本書的身邊。捻起它,放下,又再拿起,掀著書頁。書店主人下了半閘,是打烊的時候,卻不忘笑著跟我說,慢慢看,不用急。深呼吸一口氣,我拿著書走到櫃檯,翻出錢包付款,心裡雖然有一種說不出的愉快,卻又有一點不安,擔心看不懂,會浪費了一本書。在我掏錢的當兒,店主說,那是一本好書。我笑笑,說知道已經印至17版;不過我說自己只是西班牙語學生,不知道能否看懂,只是試試看。他想一想,又翻一翻書,然後說:「你看得懂的。」於是我笑了。他隨手夾了一張書簽給我,然後又改變主意,說:「給你另一張。」他挑出一張漂亮的,深褐色的,大概是一張宣傳某冒險書的書簽,雖然是宣傳贈品,我卻多謝他用心的為我挑選。閒聊數句,我捧著書道謝與道別,店主不忘跟我說:「希望你喜歡這本書。」我總覺得,那不只是一單買賣,卻是他把知識和某一種關於人生的東西,交付到我手上。



書買了,斷斷續續地讀著。一個簡簡單單的故事。最初,我不明白為何這會是一本暢銷書。然後,我懂得了。讀到最後,想哭,卻又流不出眼淚,只是那樣地戚戚然,希望故事有另一個結局。



沒有打算寫關於此書的內容。不想說破,希望由你自己來讀。





If you start to read this book, sooner or later you will arrive at a fence.

Fences like this exist all over the world.

We hope you never have to encounter such a fence.

Tuesday, July 20, 2010

San Fermín (奔牛節)

七月又過了大半,這次想記下Pamplona 的小旅行。




每年的7月6至14日,Pamplona都會舉辦世界知名的San Fermín (奔牛節)。那一年,我們跟學校一起出遊,坐了半天旅遊巴,到達Pamplona。那天剛好是星期六。到埗已經是午後,天色卻半點沒有暗下來,這就是歐洲的夏季。



走在街上,滿街滿巷都是穿白襯紅的人;有些家庭,一家大小都穿著一樣款式的衣服,這樣子大概就不會失散了。紅白雙色,是這個節慶的色調,幾乎所有人都穿著相應的顏色,融入節慶的熱鬧氣氛當中。那時候,我想了又想,我們似乎沒有甚麼節慶(遊行集會以外),是大夥兒都穿著同樣服飾上街的。



我們穿插於城裡的店舖,滿街滿巷不是賣喝的,就是賣紀念品。芸芸紀念品中最受歡迎的,就是這家專門生產以卡通蠻牛為主題用品的商店。很喜歡這個品牌的設計,年輕、有趣而且充滿幽默感。由於太受歡迎,所以在西班牙亦充斥各式各樣的盜版貨。口袋的錢不多,就只買了幾張明信片 (正版的!),寄給香港的朋友。



逛累了,我們就在路旁店舖買來冰涼的sangría (西班牙水果酒),跟其他人一樣,隨便坐在廣場地上,喝酒聊天。再晚一點,大家就聚集到一個集會的地方,看免費的表演去。後來不知為什麼,大家都手牽著手,跳起傳統的節慶舞來。我們都不知道他們在跳甚麼,不過也都湊熱鬧地亂跳著,自得其樂。



入夜之後,在城牆那邊的公園,竟然有煙火看。有人早早地爬上城牆,霸佔跟天空最近的距離,彷彿一觸手,就可以把整個天空扯下來。我們混在人群中,在草地一角仰臥著看墨黑的天空,等待著那奇妙的一瞬。在香港,從來只會在電視機裡看煙火。害怕人潮擁擠。來到西班牙的那段日子,親身看煙火的次數,可能會是我人生裡最多的一段日子。如果用香港的標準,大概這些煙火的款式也不過已已;都是一叢又一叢的爆發,有時又如雨灑下一串又一串。就當我鄉下人好了,我其實覺得,簡單,就是美。



看完煙火,我們繼續喝酒去。我是無論如何想不起當晚吃了甚麼作晚餐。大概是胡亂吃著小食、乾糧,邊走邊吃。只記得那晚喝了好多sangría 及啤酒,消暑解渴。San Fermín 就是這樣子,一大班人一起消磨一整個晚上,都不願意去睡,狂歡到天亮,然後大清早就霸個好位置,看奔牛。



天未亮我們就預備霸個好位置,只可惜擺了個烏龍,到發現的時候,才又匆匆轉移陣地,只是已經太遲了,四處都已經擠滿了人。我們左穿右插終於來到木柵欄前面,正對著奔牛的「跑道」。大家早佔了有利位置,我們只能夠在別人的屁股下、大腿之間,放眼望去。這是一個好不辛苦的過程;經過一夜狂歡,濃烈的汗臭味、宿醉味混合,肚子空空,擠在人叢中,是說不出的難受。其實我們就在眼前幾條大腿之間的一小方空間看啊看,你可以想像我們看到的其實不多;看見一大群人的大腳在跑呀跑,看見一隻又一隻大黑牛在後面追呀追。也就是那麼一回事。每年有很多人因此而受傷。那天也有不少驚險場面:有人在幾乎要被牛角追上的時候,倏地躺下,從柵欄底下的空位滾過來,避過一場血光之災;有人在驚險時刻,獲站在柵欄高處的人出手幫助,一個用力一蹬,一個用力一拉,被追的就已經跨在柵欄上,看著大牛在抓狂。



那時候我就說,這樣的經歷,一次就夠了。只是過了這幾許時日,要是你再問我,要不要再來參與一次San Fermín,我還是會毫不猶豫地說一聲好。

Wednesday, June 30, 2010

故事


想起了這裡的……




從來沒有認真傾聽,那是一個怎樣的戲碼,他要說的是怎樣的一個故事。跟那個故事箱子裡的人物一樣,他穿格子上衣,也有一條狗。



我還會再看見你嗎?願你安好。





 



陽光明媚的午後,她讓自己蓋上一身銀色,販賣不含毒藥的蘋果。與其說是糊口,我倒寧願相信,那是一個關於夢想的故事。





午後陽光燦爛,連蝴蝶仙子也在樹蔭下siesta (西班牙語,即午睡的意思)。喚醒她,不用你溫柔的吻,只要銅板的鏗鏘。





故事在這裡開始。看天空的鳥,定格在晚上7時10分的陽光之中。


Sunday, June 27, 2010

葡萄牙 Aveiro 海灘度周末

有人說,西班牙是葡萄牙的頭髮。只要攤開地圖,你就會明白了:葡萄牙的地理形狀,恰巧像人的側面;而相連的西班牙,正好是這張側面的頭髮。




我住的城市Salamanca沒有海。所以每到夏天,住那裡的西班牙人最愛到鄰近的葡萄牙Aveiro海灘度周末。



坐車要多久呢?都忘了。也大概是兩三小時的光景吧?不一會兒就到了。坐在學校安排的旅遊巴士上,感覺像又回到小學時的秋季大旅行一樣。



Aveiro 不很大,我們參觀過它的小教堂、家族墓園,吃過午餐也就來了此行的目的地—海灘。已經忘記吃了什麼作午餐,倒記得同行的德國男生,看著侍應端上完整的一尾魚,就瞪著眼前的碟子說不出話來。為什麼要這麼驚訝呢?他說未試過這樣吃魚!眼前的魚,有頭,當然也有尾,他覺得很噁心......只是為了不浪費食物,他還是不情不願地吃著眼前跟他打著招呼的魚,看著他的表情我就覺得好笑。他大概這輩子也忘不了這頓飯吧?這樣的情境,可惜沒有拍下照片。



海灘上,人不算很多,畢竟只是初夏。我們不打算游泳,只是隨便找個地方,就坐了下來,享受日光浴。來自芬蘭的同學皮膚很白很白,陽光下,皮膚白得耀眼,也像一張薄得透明的紙。只是她沒有半點聖誕老人的影子。人很高很瘦。



沙灘的沙不特別幼,卻很白,配上藍的海水,還有比海水更藍的天空,構成一幅很漂亮的圖畫。坐得夠久了,我獨個兒在附近晃蕩。赤著腳,從沙灘的這一頭走到那一頭,腳本來有點燙,只是不一會就習慣了。一直走,看人,看海,看燈塔;走過長長的防坡堤,看雲,看鳥,看釣魚郎。看夠了就往回走,一邊走,一邊替我深愛的燈塔拍照片。遇上兩個曬得黑黑實實、拿著魚杆的男人,要幫我跟燈塔拍照。於是我隨手把相機交給了其中一個,另一個就逕自走來一起拍合照。照片拍完,閒聊數句,我衝口而出用西語跟他們道謝,被回贈一句:這裡不是西班牙。哈哈,只是我已經忘記,葡萄牙語的「多謝」該怎麼說。



人在西班牙的時候,住久了,大概就把自己當了是半個當地人,後來拍的照片愈來愈少,日記也記得愈來愈稀疏。只是回來兩年之後,才後悔那時候沒有好好多拍一些,多寫一些。很多很多生活上的小節小遭遇,竟然就那樣褪了色。當然也有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情小趣小經歷,卻沒來由地深刻記住了。

Monday, June 21, 2010

Segovia 塞哥維亞一天遊

剛剛跟在 Segovia 的朋友通了電郵,於是這星期就來寫一下這個地方吧。

那時候,正值8月的盛暑,我是跟當時的同房一起遊覽這個地方的。她是德國人,比我年輕10年,身材卻比我高大,站在她身旁,我像來自小人國的妹妹。縱然比同齡的人成熟,畢竟還很年輕,初到西班牙的時候,記得她曾經在房內哭過,說是想念家裡。也難怪,西班牙人的率性,還是讓重視紀律的她有點不知所措吧。是一個我很喜歡的女生,臉上總是帶著兔子似的笑容,純真而可愛。

Segovia 不大,一天就可以遊覽完旅遊書上介紹的景點。

這裡有登錄世界遺產的羅馬水道橋 (Acueduco Romano)。據書上記載,這於古羅馬時代興建的水道橋,全長728米,高28米,不用水泥而單單用花崗岩堆疊建造,一直到20世紀中葉為止,起著輸水的作用。我無法想像古羅馬人的智慧與文明。如此實用而龐大的藝術裝置,不過是為了解決民生所需。它一直在這樣一片土地上屹立,冷眼看著朝代更替,然後一車又一車的遊客來了又去,去了又來。(圖片來自互聯網)



還有那個阿卡乍堡 ( Alcázar)。據說白雪公主的城堡,就是以這個為藍本建造的。的確,這樣一個遺世獨立的古堡,你可以想像當中曾經發生的幾許故事。堡內開放的部份,你也是可以想像是怎樣的一副光景。還是古堡塔上的瞭望台比較有趣,站在那裡,風吹得呼呼作響,頭髮沒有可能整整齊齊,我和這位朋友亂拍著照片,亂笑作一團,過了一個愉快的早上。


把帶去的乾糧都吃光之後,還是肚子餓的我們,誤打誤撞來到一間餐廳前,看著覺得還可以,而且有我要吃的烤乳豬 (cochinillo asado),就坐了下來。坐下來之後,才隱約覺得這應是一間略有名聲的店子,看著店上的簡介 (當然那時其實不大看懂),大概就是什麼老店吧。一份烤乳豬的價錢貴得叫人咋舌,索價18.9 歐羅!想了又想幾經掙扎,畢竟是當地的名物而我們又本著不知何時才故地重遊的心態,最後還是忍痛要了一客。天啊,真的超好味!自此之後,好像沒有在別的店吃過更美味的。









初到西班牙的時候,無論走到那裡,身邊都要帶著一本英西字典才安心。小小的一本袋裝字典,卻是我旅途上的好伴侶。餐牌上讀不懂的西語,除了問人肉字典機,就是靠我這本好幫手。還有餐桌上薄薄的紙巾,就是我們的筆記本。有時候在上面做著文法練習,有時候交換各自家鄉語言的寫法,時間就這樣消磨掉。平實而安穩。


Tuesday, June 15, 2010

Casa de Las Conchas 貝殼屋

Casa de Las Conchas 位於Salamanca,於1493年開始建造。它五百多年前的用途,現在都變得無關痛癢。現在它是一所公共圖書館。

它的特徵,是外牆上一枚又一枚的貝殼石刻。陽光明媚的午後,在圖書館前走過,總會看見一組又一組的遊客,站在這貝殼屋外,用心聽著導遊的講解。

我也曾經混在人群中。我也曾經擁有這裡的借書卡。

曾經在這裡消磨幾個早上,幾個下午。

曾經在這裡翻著讀不懂的書籍,曾經在這裡認真地溫習,也曾經在這裡隨便消耗光陰。

有那麼一個早上,我跟某人來到,人家認真溫習,而我卻在左顧右盼。圖書館內寬闊的木桌旁,有一小方窗戶;我坐在桌子前,心神卻飄遠了。幾隻灰鴿子突然在小窗前略過,我看著出神。

圖書館鋪的是木地板;館內有一道木樓梯,連接各樓層。人在木樓梯、木地板上走動,就會發出格支格支的聲音。除了這樣的老調,圖書館寧靜得出奇。我大概是習慣了香港圖書館的吵鬧,倒忘了圖書館合該是這樣安寧的。因為這樣的一個早上,我愛上了這個圖書館;大概沒有愛上它的藏書,而只是它那一道發出古老夢囈的木樓梯。

有時候,當我們紛紛擾擾地說著活化這活化那的時候,我就會想念在這個古老建築內,悠然度過的那一個寧靜的早上。

Sunday, June 13, 2010

春天來了,我們在塞維爾起舞

有人說,沒有到過西班牙南部,就不算到過西班牙。其實西班牙南部,只是正好最適合讓人體現西班牙的熱情與閒適。正如首都馬德里,歷史遺留下來的建築,那一個在日光下亮得耀眼的舊日皇宮,白嵦嵦的,彷彿不沾半點塵埃,卻原來已經歷盡滄海桑田,始建自1764年。只是堂堂首都,人就是太多太匆忙,歐洲的緩慢,就別妄想可以在這裡找到。於是,我來到傳說中的南部,在四月到了賽維爾(Sevilla)兩天。




塞維爾的旅遊點,大概用兩天就可以輕鬆遊覽完畢。正如西班牙朋友仔所說,塞維爾,可以看的不算多,但可以體會的,很多;這是一個生活的國度。我一個人,背著行裝,來到這一片土地。



大概是我的運氣不好,出門數天,一直下著大雨。來到塞維爾的第一天,下著傾盆大雨,一雙殘破converse大概可以擠出兩碗水吧。踏著這樣的一雙「水鞋」,穿插於聖十字區的小巷,那些名為「水」,名為「生命」的窄巷,那些白牆,偶爾裝飾著倂貼得漂亮的磁磚畫。賣紀念品的小店,明信片裡的陽光,點綴了下雨天。走進充滿回教氣息的阿卡乍堡,雨後的陽光,令庭園出落得更別緻;我看在眼裡,心卻念記著格拉納達阿爾汗布拉宮的精緻與奢華。回教時期的建築,就那樣一直長留西班牙。



走過雨後初晴的阿卡乍堡,我爬上了高98米的希拉達塔(也就是大教堂的一部份),鳥瞰這個城市。雨時大時小,空氣很冷,風很猛,如果沒有圍欄,我應該是會讓風捲走的。在西班牙,拜會過不少教堂,心裡極其量也只能夠佩服那些設計師,那些工匠,那些賣命的人,卻始終無法有那種「噢,我的神啊」的感動。大概因為我不是信徒的緣故。如果我曾經有過「噢,好偉大啊」的呼喊,那一定是因為教堂的「樓底高度」;畢竟,我是一個成長於只有幾米樓高的女孩。



在塞維爾,最令人喜出望外的,是適逢四月春祭(feria de abril), 那一種氣氛,教人一輩子都忘不了。從大清早你就會碰上一些穿上傳統服飾的男女,不論老幼,每個人都帶上一臉顧盼自豪。我看著女生玲瓏的軀體,包裹在貼身的舞衣下,裙擺隨著步伐,在空氣中畫上一個又一個弧度。我看著,忽然很羨慕塞維爾的女性,每年可以有這樣的數天,穿戴漂亮,招搖過市。男孩也不惶多讓,一個個都穿著整齊西服,像紳士,挽著女伴的手,彷彿一個閃失,女伴就要隨他人遠走高飛。說個題外話,塞維爾的俊男好像特別多,不過呢,聽說都是比較「花心」……



舉行春祭的地方,其實就是架上一個又一個帳篷,大家在裡頭興高采烈地吃喝(主要是喝),還有盡情地跳舞。像是佛朗明哥舞,卻其實,那是塞維爾舞;他們著重的,是那一雙在空氣中生花的妙手;看著她們撩撥空氣的手,那一股健康的騷勁,我終於明白,南部的西班牙人,是天生的舞者。



要離開的那一個下午,在咖啡館碰上一對母女。小女孩只有六歲,我就問她會跳舞嗎?可以示範給我看嗎?於是她就一臉自豪,在餐桌之間起舞,還一邊數著拍子,一邊教我「造手」。因為這咖啡館一幕,我不會願意忘記這個城市。西班牙風情畫,就是這些活生生的事、情,在歷史的磚牆下旋舞。

(註:本文曾刊於08年Milkshake,期數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