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Spain 西班牙.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Spain 西班牙. Show all posts

Monday, October 12, 2020

不如我哋用西班牙文做訪問


 2020年過了大半,繼續過著無法外遊的日子。不過人只要肯嘗試,無論在哪裡,天天都可以是驚喜和學習,天天都是新旅程。


說的是這次 freelance 替明報寫的一篇副刊稿,整個流程對我來說都是一件新鮮事:事前構想訪問的內容、與餐廳的安排溝通,與編輯、攝影師的協調,當天的訪問和拍攝,選照片、寫稿、校對、fact check,都是一個新體驗新嘗試。

而世事往往沒有最瘋狂,只有更瘋狂,受訪者提議這個訪問用西班牙語來進行,而不是用英語。如果你聽過一班西班牙人聊天,你就會知道他們說話根本是子彈速度!不過受訪者擁有多年教授西班牙語經驗,他用比較慢的語速去遷就我的西班牙語程度,訪問順利完成!

關於受訪者的西班牙語學校資料,還有美味的Spanish tapas在哪裡吃,在內文都可以找到相關資訊:

Sunday, January 5, 2020

[Spain] 我們出走,然後帶著故事歸來


這夜,敲打著鍵盤。打了又刪,刪了又打。風風火火的十一月。無論身在何方,心都無法平靜下來。無意識地刷著臉書,刷著幾個新聞頻道的直播,不覺就成了自六月以來的日常。想放空一下,就無意義地瀏覽旅遊網站,刷著機票格價網,幻想離開香港,去呼吸一兩口新鮮空氣;只是,肉體離得開,靈魂,也不過滯留在原地。

無心去玩樂。六月以前,不意掀起了上一輩子的記憶。想起很久以前的那一場旅行,是人生中的一場休假。那時候遇到的人和事,閒逛過的風景;那時候以為會記得一輩子的說話,忘了一些,又記得一些。遇上過一些人,不是失之交臂,就是在後來網絡盛行之後,在人生中錯開;然後,有那麼一位,就那麼在今年中因病離開人世。然後,久未聯絡的人們,又再次聯繫上,佯裝再次熟稔起來。懷舊,也懷緬青春。時間沒有等人,也沒有讓人重回過去。然後,我們再次在六月以後的漫長峰煙中失聯。

人生,大概就是這樣,有輕,有重。那時候看得很重的,如今,都只能夠看得很輕。雲淡風輕的安穩,就繼續留在遠方,好了。


年輕的流浪


那一次旅行,發生在很久以前,彷彿就不過是上輩子的殘留記憶。過了那麼多年,手提電話換了又換,我依然把那天的照片存在電話裡頭。如果抬頭沒有藍天,我就低頭向自己的電話尋求。那一片西班牙的天空藍,藍得很不真實;卻每每在低潮的時候,讓人重新振作。

那時候,我們都還很年輕,年輕得以為,天空觸手可及。

我是在台灣出版的MOOK旅遊書上讀到那個地方的。對香港人來說,那個地方,根本名不見經傳。旅遊書上也不過用了很短小的篇幅去介紹,算是首都附近的周邊遊,附帶一提那種,不是主流。我是因為那片藍色,立即決定即使它在天涯海角,我都要去到。當然,它不在天涯,也不在海角。那是一個叫Consuegra的地方,在西班牙托雷多省拉曼查地區的一個小城鎮。Consuegra位於 Cerro Calderico山脊之下,擁有一座外觀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堡,還有拉曼查地區典型的風車陣。對,你沒有看錯,風車不只在荷蘭看得到;在西班牙,原來也有風車,而且不只一座。那時候,每每跟人提起西班牙的風車,都總會換來一樣的反問:西班牙也有風車的嗎?時光流轉,我怎麼也沒想到,如今,香港的旅行團也會安排參觀那裡了。多年來,我把Consuegra納入我的私藏景點,想道可以保留那一抹寧靜。終究,也還是事與願違。畢竟,世界是愈來愈小了。只是,人們走過的土地更遠更寬廣,卻不一定更深入。

因為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那時候google map還未流行(也許還未發明?),網上資源也不普及,出門在異地旅行,本身就是一場冒險。好像是依著旅遊指南上的一句話,我們就摸索著,來到了馬德里一個大型公車站。擾攘了一輪,坐上了會停靠Consuegra的小巴士,我們就向未知出發。要知道,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我們的西班牙語也沒有好到聽得懂難聽的鄉下話,車子一直開,我們的心還是帶著忐忑不安,深怕錯過了下車點,就不知道會流落到什麼地方。不是害怕迷路,只是擔心本來就預算不多的旅費,怕要多付冤枉錢。人們說年輕的流浪,將來會成為一輩子的養份,我想,至少在訓練膽子和理財方面,還真是愈年輕開始愈好。

小巴士開了一個小時或更久,我們到站下車。當然也是經過一番擾攘,那些應該下車與不該下車的猶豫。我出奇地記得,下車後,在人群中,我們失了方向。最後是靠著城裡的鐘樓,比對了簡陋的地圖,從而確認了方向。愉快地邁著步子,也不知道是因為身邊的人,還是因為終於來到這片夢想之地,我們一鼓作氣地朝著上山的方向進發。

那是盛暑的西班牙。我們踏著石階,走上山去。走呀走,汗流浹背。年輕不會累。喘著氣,喝兩口水,又可以繼續走去。在山頭稍一回頭,才發現整個Consuegra城鎮,就在我們的腳下;那些橙紅色的磚瓦屋頂,在陽光下顯得光鮮耀目。陽光很猛烈,所有東西都蒙上一層光暈。我們喘著氣來到了山頂,看著山下,以為這就是我們的世界,平靜而美好。

無法記起到底走了多久,總算看到映入眼簾的第一座風車。


與風車生死搏鬥的愚癡


乾燥而炎熱的平原上,矗立著12座風車。記憶所及,好像有一座還是兩座風車是開放予遊人參觀的。奇怪每座風車都有名字,彷彿一座座的風車,本來就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對了,每座風車的名字,聽說是按照著《堂吉訶德》的故事來命名的。也許你沒有認真讀過西班牙文學名著《堂吉訶德》,但至少你也許聽說過。那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名作,於騎士小說盛行的17世紀面世,然而那卻是一個反騎士小說的故事。故事的背景,是在一個沒有騎士的年代,主角堂吉訶德卻幻想自己是個騎士,展開了一場冒險之旅。他在拉曼查遇上了一座座矗立的風車,卻誤把風車當作是巨人,決意要打倒巨人。他無視同伴的勸阻,與「巨人」展開生死搏鬥,落得遍體鱗傷。他的行徑當然匪夷所思,故事以他從騎士幻想中清醒過來而終。關於這個故事,有人敬佩堂吉訶德對夢想的堅持和執著,有人笑對他的愚癡與執迷。或者,我們誰都沒有資格訕笑堂吉訶德。夢想本無罪,而真假又如此難辨。

因為《堂吉訶德》這個故事,因為那些矗立於拉曼查土壤上的風車,Consuegra因而成名。據說因為交通不便,所以到Consuegra遊覽的人,一般都喜歡自駕遊。我倒是慶幸我們是徒步從山腳走到這片乾旱的山頭,在彎曲的上坡道上,看著遠處雪白的風車,在西班牙盛暑的藍天下矗立幾個世紀,我們彷彿幻想到堂吉訶德當日遇見那些巨人的震撼。

西班牙盛暑的太陽很暴烈,藍天下連一片雲都沒有;還未走到風車座落處,我們先付費進去堡壘休息、乘涼。傳說建於12世紀的堡壘,1813年在戰事中摧毀,後來再獲得修建。堡壘用石材修建,非常堅固,老實說堡壘裡頭也沒有什麼好令人難忘的,不過倒不失為一個欣賞風景和乘涼的好地方!我們穿梭於一片片石牆細瓦之間,看白鴿在略略寬闊的石壁停歇繾綣。城堡再沒有起著保衛這個小城的作用,只是在涼快的石堡內,卻護蔭了受盡酷熱煎熬的人們。在堡壘休息夠了,就鼓起勇氣,再次走到狠毒的大太陽底下。

沿著車路走,偶爾閃避零星的車子與遊人。目標就是看看《堂吉訶德》朝思暮想要打敗的巨人。汗水掉了又蒸發,風車終於在望。果然,風車很巨型,在寬廣的山頭,彷彿在張牙舞爪般地嘲諷著堂吉訶德的愚癡。看資料,昔日有13座風車立於山頭,如今僅剩12座,雖然不是每一座都運作如常,但總算沒有被政府因為過時而清拆掉。其中有一座風車,開放來販賣紀念品,也開放予人參觀。高大的風車,圓圓的軀體內部,是一個難得的參觀體驗。以往,風車的擁有權,都是以父傳子形式世代相傳。如今,無需擁有權,只要走上狹窄的樓梯,你就可以看見風車的內部。風車塔裡面保留了昔日的陳設、結構,再輔以圖片說明風車的構造和用處。昔日風車利用風力的帶動,磨碎穀麥,而風車塔的窗戶,昔日是用來讓磨坊主人可以從這些窗戶上觀察風的變化,再對器材部份作出相應調節,不然有機會因為風太強而損壞整個風車結構;最壞的情況是因為過份的磨擦,生出火花,點燃了剛磨好的麵粉,而引發大火;風車如今安然存在,這些窗戶則讓遊人從高塔上欣賞到不一樣的美境。

我跟風車一一打過招呼,看著風車上的名字,彷彿就連繫上了感情。也許,在晚上,當山頭刮起奇詭的大風,這些風車就會活過來?回顧旅居西班牙的日子,我總會想起Consuegra這個地方。想要故地重遊,想重新拍過一批照片,但會擔心物是人非,會怕一車車喧鬧的遊客。Consuegra不大,在西班牙住久了,我後來才知道,如此一個小鎮,最有名的,除了因文學名著而揚名立萬的風車景色,原來還有每年一度,十月底的藏紅花節。藏紅花是西班牙最具特色的調味,煮西班牙海鮮飯一定會用上的天然食材,可為食物增添天然顏色和香氣。也許要再訪這個地方的話,我會挑這個節日吧?算是重新認識我所不知道的Consuegra。


給古城的情書


關於西班牙,旅人之間總愛問,你喜歡馬德里,還是巴塞隆拿,彷彿只要那麼一問一答之間,就會找到對頻道、能溝通的人。到過馬德里好幾次,我都沒有喜歡過馬德里。巴塞隆拿我是喜歡的,全因為整個城市充滿建築師高弟的怪奇建築。不過要說最愛,巴塞隆拿也上不到榜首。我只偏執地愛馬德里旁邊的薩拉曼卡古城 (Salamanca)。

一開始,我以為是我選擇了這個地方,後來我才明白,是這個地方選擇了我。我在西班牙的大小遊歷與故事,都在這古城裡開始。其實一開始,我不過覺得以整個西班牙來說,這個城市學費和生活費都相對便宜。又聽說那裡叫學生之城,有歐洲其中一所最古老的大學,西班牙語的發音也最好最清晰。又因為朋友的朋友推薦,就敲定了一間語言學校。我就是那樣誤打誤撞、順其自然選擇了這個地方的。當時的生活,除了上課,大部份的時間我們都在吃喝玩樂中度過。一邊玩一邊學習一種語言,這是最快樂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吧?

Salamanca 有分舊城區和新城區,舊城區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我最愛的,也就是這個舊城區。舊城區裡,有一個被譽為全西班牙最美麗的主廣場。Plaza Mayor ,就是主廣場的意思。我還沒有機會走訪全西班牙的主廣場,只是單以馬德里來說,其 Plaza Mayor ,呈三角形,有點小家子氣;不像Salamanca 的主廣場,四四方方,大氣一點,而且旁邊石柱都雕上西班牙顯赫一時的人物頭像,讓你閒坐著的時候,也不忘歷史。

這個廣場,幾乎是由小酒館與餐廳環抱著的。不下雨的時候,店主都把桌椅放到店前方,讓喜歡陽光的大家,一邊呷著冰凍啤酒,一邊日光浴。歐洲人大概都很喜歡日光浴,所以露天位置,倒是比坐在冷氣間喝啤酒要貴一點點。那一點點,是為了陽光與空氣,還有間中來討吃的鴿子。

陽光特別猛烈的日子,你會看見人們三五成群的坐在這些開揚的位置,又或是架著太陽眼鏡,坐在廣場中央的石椅上、英泥地上,或坐著,或半躺著,悠然自得地聊天、讀報、看書、沉思。大家都走得很慢。我想,那就是西班牙古城的生活節奏。

旅居的日子,我最喜歡就是在古城裡散步。


除了Plaza Mayor,還有這一個地方。其實也不算什麼私房不私房景點,它本來就是古城裡的名勝景點之一。Casa de Las Conchas (中文意思就是貝殼之家),於1493年開始建造,不過它五百多年前的用途,現在都變得無關痛癢。現在它是一所公共圖書館。

它的特徵,是外牆上一枚又一枚的貝殼石刻。陽光明媚的午後,在圖書館前走過,總會看見一組又一組的遊客,站在這貝殼屋外,用心聽著導遊的講解。我也曾經混在人群中,仔細聽著各國語言的講解。我也曾經擁有這裡的借書卡,佯裝自己會一直居住下去。

曾經在這裡翻著讀不懂的書籍,曾經在這裡認真地溫習,也曾經在這裡隨便消耗光陰。

圖書館內寬闊的木桌旁,有一小方窗戶;我坐在桌子前,心神卻飄遠了。幾隻灰鴿子突然在小窗前略過,我看著出神。

圖書館鋪的是木地板;館內有一道木樓梯,連接各樓層。人在木樓梯、木地板上走動,就會發出格支格支的聲音。除了這樣的老調,圖書館寧靜得出奇。我大概是習慣了香港圖書館的吵鬧,倒忘了圖書館合該是這樣安寧的。因為這樣的一個早上,我愛上了這個圖書館;大概沒有愛上它的藏書,而只是它那一道發出古老夢囈的木樓梯。

當香港政府紛紛擾擾地說著活化這活化那的時候,我就會想念在這個古老建築內,悠然度過的那一個寧靜的早晨。

後來,每隔幾年,我總會找機會再回去西班牙,再回去這個古城。有時候跟朋友一起,有時候就自己一個人。我走過薩拉曼卡古城內的石板路,那些我以為一輩子都會記著的路。我記得一些,我忘掉一些。不拿地圖,腳踏實地重遊回憶中的路徑。看著城裡,開了什麼新的店,又留下了哪一些我們曾經喜愛的舊店與酒館。

還有那個在古城外圍的長途巴士話。在那個車站,送別過不少人,流過不少眼淚。後來又後來,我才明白,最難過的,不是離別;而是離別之後,一個人走回家的路。

儘管那趟旅行發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當時的我,甚至無法預想,在往後許多個覺得悲傷的日子,就是靠著那些曾經見過的藍天而撐了下來。我們不會再經歷一次相同的出走,我走過的路,和你們想要看的風光,也許也不盡相同。寫了好幾年旅遊稿件,那些遠方的,那些鄰近的;我就是無法好好寫一篇攻略。我總覺得,旅遊,其實是一件很個人、很私密的事,就像人生。

我們出走,然後就帶著各自的故事歸來,這樣最好不過。


(原文刊於2019年12月號Watch Critics名錶論壇雜誌 )







Wednesday, December 31, 2014

把星星退回去的餐廳

做餐飲的,誰不希罕米芝蓮星星?追逐星星令人忘了初衷,還算是得到的比失去的多嗎?

Fontanars dels Alforins 這個小鎮的位置,還真要google 一下才知道是在什麼地方。這樣一個小鎮,出了一間持續多年奪星的小餐館 Casa Julio ;餐廳名氣大了人多了,全體上下忙於追逐星星、保持星級評價,顧慮卻更多了;老闆最後選擇把星星退回去,繼續經營自己想要的餐廳,而不是取悅米芝蓮星星的評分標準。這也算是無忘初衷的一種。

有機會的話,真想拜會一下這樣的老闆。


原文出處請見這裡:

西班牙加菲貓的媽:Casa Julio,把星星退回去的餐廳#more

Monday, October 1, 2012

煙花. Fuegos Artificiales

十一國慶,電視播著老套的舊調。所謂的煙花,不過是一場聒噪。

所謂的國慶,也沒有甚麼好慶賀的。

在這樣的城市,我想起的卻是那幾場、那幾瓣純粹的花火。簡單俐落又美麗。

Autumn in Salamanca


那年秋天,在 Salamanca 街頭遇見的滿月。看著舊照片,彷彿又感受到那陣微涼的秋意。

年月如梭。


El otoño en Salamanca.

Pasa el tiempo,
mirando las fotitos,
como si estuvieran vivos los sentidos.

Es graciosa la vida.
Gracias por ser una parte del dibujo.

Sunday, May 8, 2011

Tortilla de Patata 西班牙蛋餅

在西班牙的時候,也沒有特別鑽研烹飪之道,簡簡單單又一餐。地道的菜式,學過了,也不多煮。人比較懶。

一直讓我念念不忘的菜式,是 Tortilla de Patata (西班牙蛋餅)。在西班牙第二個月的時候,上課時,我們就要老師奉獻出地道的食譜。食譜當然是用西班牙語寫成,這也正好讓我們學會一些關於烹飪的生字。上課時老師略略講解過,回家之後,我不忘拿著食譜,勤奮地翻著字典。對於那時候的我們而言,食譜上的生字與文法,其實是挺困難的。不過為了學會做這道菜,再難的文法,都要好好消化。

這裡有我按老師的食譜煮的西班牙蛋餅。第一次,賣相不好,味道卻不錯。後來再試煮了幾次,有時候成功,有時候失敗。最困難的,是拿著一個大大的平底鑊子,把煮好一面的蛋餅,反過來,再放回平底鑊裡,煎另外的一面。那些失敗了的蛋餅,我通常就把它亂炒,然後下一點胡椒與香草,當飯餐吃。有時候,吃不完,放冰箱去,改天拿出來,灑一點芝士,放微波爐裡熱一下,又成了一餐。都不會浪費。

Tortilla de Patata,又名 Tortilla Española,最主要的材料,就是雞蛋、馬鈴薯與洋蔥。配合著橄欖油來做的這道小吃,一點不油膩。由於是家常菜的關係,每個西班牙人都會做,而每個家庭做的都有那麼一點點不同。

西班牙蛋餅,可以熱吃,可以冷吃,而且還有不同的變奏版:

這款裡面有生菜絲

  
這款裡面有芝士和火腿










還可以用來夾麵包














在朋友家

在烹飪課上


Monday, March 14, 2011

我在西班牙的起點

沒有喜歡過馬德里,我只偏執地愛它旁邊的薩拉曼卡古城 (Salamanca)。

我在西班牙的大小遊歷與故事,都在這古城裡開始。而古城裡,有我學會這個語言的地方。寫過這麼多旅途上擦身而過的人與事,竟然從沒有寫過這所學校,實在有點過份。

關於這所學校的地址與費用(還有我的照片 =P),可以在這個 Colegio Delibes 網頁找到。

除了上課,大部份的時間我都在吃喝玩樂中度過。一邊玩一邊學習一種語言,這是最快樂的學習方法吧?那時候,我的生活是這樣過的:

每天只上半天課,下午的時候,吃過午飯,就回校上網,然後等到學校播放免費的電影或是額外關於西班牙文化、歷史的免費課程,我就乖乖安坐教室之中,似懂非懂地參與。我在那裡,大概看了三次 Hable Con Ella 。這是我非常喜愛的電影。學習西班牙語,部份原因是因為戲內讓人心碎的情歌 Cucurrucucu Paloma

每個月學校會安排一次遊覽古城的課後活動,講解古城的歷史與趣事(當然是用西班牙語的)。初來埗到,剛好有這個活動,參加了。午後的陽光異常猛烈,汗流浹背地跟大隊在城裡逛,連點菜都未學會的我,當然除了 hola 之外,沒有聽懂一個字。

每周一天,學校會派發某酒吧/disco 的飲品券,憑券可換酒類飲品一杯。要知道西班牙人是派對動物,學校派這些贈券也是讓學子認識那裡的另類文化,哈哈!只是該酒吧音樂很爛,大家到那裡只為了免費飲料。有時候功課太忙,把贈券都儲起來 (也有學生離開這裡前轉贈),然後大顆兒拿著贈券,呼朋喚友到酒吧喝個爛醉。

不想煮食的日子,就跑到 Calle Van Dyck 吃 tapas ,吃兩三碟小吃,喝兩三杯啤酒,就可以心滿意足地離開。

周末,學校間中會安排excursion,只需付大概20 到30歐元,就可以參加鄰近城市的一天遊。專車接送,還有專人講解當地的歷史建築。不會說西班牙語的時候,有跟同班同學一起參加過,全程當然是聽不懂任何西班牙語。到後來聽得懂西班牙語的時候,已經決定自己揹背包出門了。


到那裡唸書的時候,其實已經不是十八廿二了,混在青春無敵的年輕人中,心態還是會年輕起來的。

也其實,那是那麼多年以來,第一次覺得,考試,是快樂的。

Monday, December 20, 2010

關於那些細碎

 今年再次踏足西班牙,回來之後,我寫下過這些。關於那些細碎的痕跡。


我走過那些巴塞隆納的大街小巷,路過那些我想念的宏偉建築,在Gaudí 的夢裡蹓躂,在大雨中渾身濕透,在陽光下貪婪地呼吸大笑張眼看清楚世界。有時候一班人,有時候一個人;有時候寂寞,有時候不。



 
我走過薩拉曼卡古城內的石板路。那些我以為一輩子都會記著的路。我記得一些,我忘掉一些。不拿地圖,腳踏實地重遊回憶中的路徑。跟同伴在城裡逛,我指著這些那些,說這是新的,那是舊的。彷彿在回憶中玩著「找不同」的遊戲。那一晚,友伴貼心地提出要上某個我過往最心愛的小酒吧。我其實,本來打算,路過了就好。在酒吧裡,結果,我們只靜默無言。友伴最後在餐紙上寫下到此一遊的記錄。我微笑拍下照片。離開的時候,我跟友伴說,招牌燈箱換了顏色。朋友笑說,我的記性太好。離開的那天清早,那個巴士站,我想起那一年,第一次送同房到車站,我們曾經相擁流淚。後來一次又一次,我在這個車站,送別過不少人,流過不少眼淚。後來又後來,我才明白,最難過的,不是離別;而是離別之後,一個人走回家的路。


我走過馬德里的地車站,想起那年那月那幾趟車程。從來沒有好好認識這個大城市,不過是我的中轉站。沒有認真拿過地圖,而那些流連過的風景,如果不是地圖上的一點一點又一點,也不過是為了裝飾回憶的拼貼畫。人潮來去,我在這個城市的巴士站、地車站,笑過哭過,我都記得清楚。我沒有認清大街的方向,卻記得往Retiro 公園的路。我沒有記著餐廳的名字,陰差陽錯當地的友人竟又帶我走進回憶。忘了吃過甚麼,卻記得,餐廳的洗手間,在地下的樓層;記得樓梯間,那些用以裝飾的瓶瓶罐罐。而我,不過曾經在這裡,吃過一頓午餐。



我的記憶力,到底是太好,還是太壞。

Sunday, December 12, 2010

Papá Noel

在西班牙,我們稱聖誕老人做 Papá Noel。 我特別喜歡這個名字,相比起聖誕老人與 Santa Claus, Papá Noel 唸起來特別悅耳、窩心。

Papá ,意思是爸爸。當然英文裡也有 Father Christmas 這個說法,但是 Father 跟 Papá 的讀音比較,還是 Papá 比較有親切感吧。

用軟軟的童音,一聲聲 Papá Noel ,Papá Noel 的喚,討禮物大概會容易點吧?

Friday, December 10, 2010

¡Feliz Navidad!

三年前的聖誕節。

偌大的廣場,如舊的燈火通明;再加上一棵挺拔的聖誕樹。沒有擁擠。沒有浮華。這裡有我需要的寧靜。





西方人很重視聖誕節,所以很多朋友都回家過節/ 度假了。我們幾個,擠在一個日本女生家中,也過節去。大家都是窮學生,我們有自家製的聖誕裝飾,還自家製了不同的食物;沒有聖誕火雞,卻有西班牙火腿;家裡有烤箱,於是烤了一盤又一盤的雞腿;還烘了多士,弄了番茄粒加橄欖油等自製的茄粒醬,用來配多士。酒是必備的,喝得醉醺醺也是想當然的,飽得幾乎要撐死也是必然的。已經記不起當晚聊過甚麼,只記得我們一直讓電腦開著,偷佔人家的WIFI,上著網,追蹤著聖誕老人何時抵達西班牙;在聖誕老人來到西班牙的時候,跟彼此說一句 ¡Feliz Navidad!

牆上的裝飾,是朋友用舊雜誌弄的

懸在樓房間的星星,不多,卻美麗


Monday, November 15, 2010

Salamanca

我城。

Salamanca。

永遠記著這樣子的陽光明媚。

當然,西班牙也會有下雨天,也會有陰天,也會有冬天,也會有刮大風的日子。在這裡,我經歷過的,還有那個下雪的冬天。

只是,看見這一地陽光燦爛,這一片藍白雙間的天空,我會相信,這個人世間,還是有一種簡單而微小的幸福。觸手可及。

(照片攝於 Salamanca 的 Plaza Mayor)

Sunday, November 7, 2010

大吃大喝

Tortilla de Patata (西班牙薯仔蛋餅), jamón (西班牙風乾火腿), chorizo, salchichón (兩者皆為西班牙肉腸,後者帶黑胡椒的微辣), 自家製多士連番茄醬......Marques de Cárceres 紅酒 (這牌子價錢相宜,味道也不錯), clara (啤酒混檸檬味芬達)... 這就是我們在巴塞隆納的告別晚餐,地點在新郎哥的姊妹家中舉行。

Tuesday, November 2, 2010

風和日麗 - 婚禮日

朋友的婚禮在星期天,那天是我的巴塞隆納之旅唯一一天遇上的好天氣。一早起來,天空藍得耀眼,陽光普照,這才是大家心目中的西班牙吧?真無法想像,下著大雨,婚禮會有多狼狽呢?

出發前跟要好的日本女生說好了,大家都穿民族服出席這個婚禮。她穿日式浴衣,我呢,就決定穿旗袍。

沒有親眼看見,也不敢相信穿浴衣的工序,是如此繁複;而且,也不是每個日本人都會穿浴衣。那天早上,兩個女生都要由另一位女生協助,才可以把浴衣好好穿上。看著她們穿衣,我在想:她們有夠慘的,大熱天,出席那些甚麼花火祭時,要穿上包得嚴密的浴衣,再配上紥得實實的腰帶,要不熱暈才怪。她們說,穿和服要複雜很多倍呢。真不敢想像,穿上後是怎樣的一種感覺。

觀賞完她們穿浴衣的過程,我也拿出自己的旗袍和 corset,這當然會換來她們一聲聲 "eh" (驚嘆聲) (!),正如我也會驚嘆她們的浴衣一樣。 我拿著corset,跟她們說,要先穿上corset,才可以穿上旗袍,因為要掩飾肚腩和胃腩嘛。她們問,那件corset真的可以穿上嗎?很小啊。我說沒問題。我請她們其中一個替我把corset的扣子扣好,穿好束褲,再穿上旗袍,我那條久違的腰肢終於重現人間。corset 和束褲,是懶女人的唯一救星。

每次出席朋友的婚禮,都會感動得想哭。這一次也沒有例外。看著神父在教堂說了一大堆聽不大懂的西班牙語,聽見朋友肯定而響亮的一聲「我願意」,我都聽到大家打開紙巾包的聲音了。大概,婚禮之必要,不在於那一個或隆重或簡單的儀式,而是那一聲在深思過後,肯定的一聲「我願意」。

在教堂內的儀式完成後,家屬、朋友都湧到教堂外,一邊聊天,一邊等待一對新人步出教堂。某位家屬預備了滿滿一袋玫瑰花瓣,讓我們每人拿一把花瓣,待新人步出教堂時,把花瓣撒向他們。最興奮的大概是現場的小孩子。拿著花瓣,不停向附近的人,練習拋、擲、丟的技倆。花瓣掉到地上,就不顧身世的爬在地上,想要把所有花瓣握在小小的掌心。大概那一瞬間,手心的一切,就是他們的整個世界。微小而美好。

拍過大合照,當然又是一大夥人在街上瞎聊,這是西班牙街頭常見的景象,人們彷彿有說不完的話題似的。也大概已經聊得差不多是時候了,大概下午一、二時的光景,我們便驅車到市郊的 Castell Arnau 餐廳午餐 / 晚餐去。

抵達的時候,也忘記是什麼時候,大概是下午二、三時吧。陽光普照。我最愛西班牙的陽光。大太陽底下,我從來沒有擔心過會長雀斑、會曬黑,只感到全身心的歡快。已經肚子好餓了,於是先來一盤又一盤的cocktail 美食。我們一種接一種的吃,已經像吃了一頓豐盛的午餐。仍然穿著浴衣和旗袍的我們,滿身束縛,吃得實在不夠暢快,於是慌忙把一早預備好的替換衣物換上。不約而同地帶了寬鬆的衣裙,這才可以盡情吃喝。

戶外的Cocktail 時段已夠我們飲飽食醉,然後三、四時了,我們獲招呼進餐廳就坐,午宴/ 晚宴正式開始。實在不知道大家的胃是怎麼構造的,明明已經吃得很飽了,還是可以把眼前碟子裡的食物吃掉大半,好厲害!每一道菜配上不同的酒,最後祝酒的時候,主人家呈上特製的木杯子,還有清酒,來一個西日Cross over 的安排。飲宴來到這個階段,算是結束了。大家都湧到舞池跳舞。我們這班異鄉人,沒有男伴,只好胡亂地嬉鬧著。跟一個我覺得很適合當zara童裝模特兒的小女孩玩了一整晚,不停跟她奔跑、亂跳舞、捉迷藏 (天,我可是穿了低胸長裙高跟鞋,淑女形象蕩然無存),騙她喝了一口我那杯分明是橙汁混vodka,害她一邊吐舌頭裝鬼臉,一邊罵我是壞人,想起就覺得好笑。只是跟小孩玩耍其實挺累人,我差點沒跟她一樣想要把鞋子脫掉,赤腳在舞池裡嬉鬧。

(其實我沒有那麼喜歡小孩子。只是跟這個擁有一頭亮麗棕髮的小女孩比較投緣。)

Monday, October 18, 2010

再遇 Gaudí

這次的西班牙之旅,行程緊密,要見的人太多,時間卻太少。在巴塞隆納逗留的四天,第一天跟朋友與朋友的家人相見,吃了悠長的午餐,外出到市中心逛逛,走馬看花地看了Casa Batlló,晚上跟朋友飯聚,為她慶祝告別單身。

天氣一直很壞,天陰陰的,忽然就灑下一陣大雨。在市中心逛,決定到 Casa Batlló 去看。唸書的時候,沒有去看,只在大屋外閒晃過,仰望過。這次再來,當然沒有不進去的理由。17.8歐羅,可是一點也不便宜的。

Casa Batlló 的外牆,彷如五彩繽紛的鱗片,柱子的設計,彷如骨頭,所以這裡也有骨頭之家的稱號。露台的設計,彷如一張張的面具。看見那一張張的面具,我總會想起歌聲魅影。屋外屋內,滿是遊人,大概要找一個沒有人的時段,是近乎不可能的了。我在大屋向街的大窗前呆立,看著滿街舉機拍照的人。才不過十數分鐘前,我也是站在樓下拍照的一份子。我看風景,風景也在看我。

多年前,我在書上遇見Gaudí,就知道,這個世界,就是太缺乏這種鬼才。這次,我在展館裡的 guestbook,留下這一句:Te quiero Gaudí.

有一個西班牙人跟我說,覺得Gaudí 沒有甚麼了不起,他的建築的確很美,只是過譽了。如果沒有資金,他根本沒能留下這些東西。我沒有辦法用西班牙文跟這個人解釋清楚,千里馬與伯樂的關係。

我一直記著Gaudí  說的,這個大自然,沒有任何一種東西是筆直的,所以在他的建築作品裡,我們總是看見各式各樣的波浪紋,大量的曲線。我是為著那些彎彎曲曲的線條,那些色彩斑駁,那些彷若只該出現於童話書的種種,而在這個大城市,留連忘返。沒有Gaudí,我相信巴塞隆納會失掉了光彩。



後記:Gaudí 的名字,有人譯作高迪,有人譯作高弟。我覺得前者比較有型,比較像一個建築師的名字 (好明顯是毫無理由的直覺),至於後者比較親切,彷如是眾人的老弟一樣。

Monday, October 11, 2010

離別.重聚.離別

終於又回到西班牙。只有短短九天,我可以說甚麼呢?只想說一句,回家的感覺真好。

在行李輸送帶上拿到了行李,就拖著行李匆匆走出抵境大堂。才踏出腳步,就看見一個人對著我不斷揮手。我的朋友跟她的丈夫、還有她的老爺在等著我呢。我跟朋友在機場,隔著矮矮的圍欄,擁抱良久;我們又在西班牙相見了。言語太貧乏,大概只有肢體的語言最直接。

每一次的相聚和別離,我們都在擁抱。大概這樣的習慣,也是這個國家最迷人的地方之一。還記得那一年,大家在那間租來的房子,過了幾個月的時光。離開的時候,眼眶都要紅了,努力按捺著不去流淚。然後時間就這樣流過。屋子裡發生過的快樂、傷心和憤怒,這就不著痕跡地過去了。然後我們又再在這一片土地相聚,看著她開始人生另一個階段。我不知道這屬於一種怎樣的心情,大概也就跟嫁女的感覺差不多吧?

在這個旅程,沒有甚麼艷遇,卻認識了一些好客的新朋友。而所有所有的新知舊雨,離開的時候,都會跟你說:「以後,你再來西班牙的時候,記著,你在 xxx (地方名稱) 有個家。」也許你會覺得這是出於禮貌,只是我倒寧願相信,這些說話都是出自真心。 (你看著他們那雙亮晶晶的眼睛,就會相信那是真心的)

愛出走,愛結交不同地方的朋友,只是最怕的,卻是離別。每一次,都得努力控制著不去流淚,只是幾乎每一次都要失敗。

只好用心記著,我在這些地方,都有個家。

Sunday, September 5, 2010

ferias y fiestas 2007

人說近鄉情怯。我倒沒有這種功夫去思量太多,竟又差不多來到「回鄉」之日。轉眼又九月了。

今天就來記下當日的節慶。為時一星期的節慶,誰都不在乎源起於什麼,只知道Plaza Mayor 又架設起大大的舞台,每天都有不同的免費文娛表演。

整個舊城區,亦都架設起臨時的路邊小攤,販賣各式吃喝,當中很多小攤,本來就有自己的Tapas 小店,只是在街上擺起檔來,價錢當然比在店中吃的,略略要便宜一點。白天、晚上,滿街滿巷都是人。出來吃喝聊天,交換八卦情報,誰都不怕熱,不怕流一身汗,只愛熱鬧。

那天晚上,我們要了滿滿一個ración 的 jamón,西班牙名物風乾火腿啊,伴著鬆脆味淡的餅乾條來吃,味道恰到好處。再來一杯塑膠杯子盛載的紅酒啦、凍啤酒啦,再這裡吃一點烤肉腸,那裡又吃一點洋蔥炒血腸,走到那兒便吃到那兒,吃得肚滿腸肥,倒有點像我們在旺角街頭「掃街」大嚼街頭小吃的感覺。

飲飽食醉,還有煙火、有綜藝表演、有音樂演出,每年有一星期過著這樣的日子,Salmantino 的生活,倒真是教人羨慕。

我不知道,人家的政府,為這樣的活動保貼了多少錢,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個西班牙人也認同這種活動,我當然知道每年的煙火活動等於燒銀紙;我欣賞、羨慕的是這片土地,在飲飲食食之外,容得下一個偌大的廣場,讓人在晚上集會,看表演,數星星。

Sunday, August 15, 2010

大城小事

那一個四月,我在Valencia 的巴士站呆了一個晚上,坐半夜出發的巴士到Granada。




先說那一天,從瑞士坐廉價航空回到Valencia,人有點累,有點呆滯。揹著背包,在街上隨意地走著,等過馬路的時候,突然被人從後用力壓了我的背包一下,整個人的重心就往後墜了一墜,心離了一下。驚惶地回頭一看,那人原來是個瘋子,口中唸唸有詞,然後自顧自地走開了。我不禁暗暗慶幸,只是被人嚇了一下,而沒有什麼事情發生。



繼續在街上閒晃,一邊走一邊在心裡出神,路經某個巴士站的時候,突然跳出一個人來,用西班牙語指著我破口大罵。是另一個瘋子。莫名其妙地大罵中國人這中國人那,語焉不長的,我只好極速逃離。



莫名其妙地被兩個瘋子「整治」,心情大受影響,認定這天大事勿用。在小酒館呆了一段時間,吃點東西喝點酒,安定心神。然後就坐巴士到Valencia 的大型巴士站,等坐夜車到Granada。



好漫長的夜晚。我拿出隨身的書,隨意地翻著,心神卻不在書本上。四月的晚上,天氣仍是蠻冷的,外頭也是個當風的地方,於是入夜之後,無家可歸的人,就都走到巴士站內避寒。不好彩挑上不恰當的地點,就會被人驅趕。



我坐的長椅對面,坐著一家大小的外地人,看樣子應該是吉普賽人吧。媽媽帶著女兒,擁著她在長椅上坐著取暖;爸爸一個急步閃身入洗手間。



後來,椅子的另一邊,坐了一個白人男子。穿一身整齊運動服,隨身一個大大的尼龍旅行袋。



我繼續呆坐,看著眼前出現的這些人。



肚子有點餓,於是我翻出袋子裡的小蛋糕啃著。那個吉普賽女人拖著女孩走過來,手指著女孩,然後伸出手說了一些我聽不明白的話。我把餘下的小蛋糕都給了她。她說了聲謝就返回自己的長椅。兩人繼續相擁。



我繼續坐著,閉眼打了一會兒盹又醒來了,天氣真冷,雖然我的背上已貼著暖包。巴士站的人來了又去,去了又來,我繼續等著我的車。吉普賽家庭相擁著睡了。



那個穿運動服的白人男子從隨身行李中翻了又翻,翻出一件運動外套。他拿著衣服走到吉普賽家庭面前,叫醒了他們。他拿著衣服,指了指女孩,跟他們不知說了什麼。女人打恭作揖,讓小孩把衣服穿上,繼續擁著女孩入睡。白人男子回到自己的位置,熟練地多穿上一條運動長褲,穿著風衣在長椅上躺了下來,翻了翻身就睡過去了。



我不知怎地就被這樣的畫面撼動了。在我面前,每一個都是有故事的人。



這些片段,我但願永遠不會忘記。

Sunday, August 8, 2010

Tinto de Verano 夏日紅酒特飲

那一年,在西班牙的夏季,家中冰箱常備的除了冷開水、啤酒、橙汁、麥茶、gazpacho,另外一款飲料就是在CARREFOUR 超級市場買來的 1.5 L Tinto de Verano (圖中所見這個品牌的出品還不錯的)。

Tinto de Verano 的酒精成份比 sangría 低,大概就跟啤酒差不多吧!後來有一段日子,我總是一邊吃著自煮晚餐,一邊喝這款飲料。(好的,不瞞你說,有時候會一邊煮食一邊喝咯,因為實在是太熱了)。

這款飲品製法非常簡單,而超市售賣的價錢也非常便宜,所以從來沒有自己製作過。不過製法真的超簡單,一看就會,大家也來試試吧!(圖中所見Don Simon 是常見餐桌酒品牌,一般用來煮食或調製雜飲;而 Casera 是其中一個 gaseosa (即梳打水)品牌)。

材料:

~  一份紅酒
~ 一份梳打水 (檸檬梳打水或雪碧亦可)
~ 適量冰塊
~ 檸檬切片 (裝飾用)
~ 高身玻璃杯

做法:
把冰塊放進高身玻璃杯中,再把冰凍紅酒及梳打水混入杯中(份量為一比一),再用檸檬裝飾玻璃杯,即可飲用。

(註:雖然從來沒有自行製作過這款飲料,不過曾經親眼目睹酒保就是半杯紅酒,半杯檸檬梳打再加冰混出來的,毫無難度,所以大家可以放心自行調製)

(小提示:紅酒無須用特別昂貴的,但也請不要用超廉宜的劣酒,除非你不怕多喝後會頭疼;一般價格的即可)

(圖片全部來自互聯網)

Monday, August 2, 2010

我跟一本書的錯過和重遇

最近比較煩躁,只靠讀書滋養心靈。

想起兩年前寫過的文字,在此稍作潤飾,再記一次:


終於讀畢從西班牙帶回來的這本小說 El niño con el pijama de rayas。書的作者是 John Boyne。全球發行多個譯本,英文原著書名The boy in the striped pyjamas,中譯書名為<穿條紋衣的男孩>。此書一推出即高据多國銷量榜榜首位置,電影版亦已發行。



買書前,孤陋寡聞的我,根本甚麼都不知道。除了知道在西班牙,此書自推出以來一直高据銷量榜位置,一而再再而三的加印再版,我甚麼都不知道。你知道嘛,這本書,在封底甚至找不到故事簡介,只有編輯故弄玄虛的一席話。



我在西班牙買的第一本西班牙語書,是<小王子>(而當時的西班牙語程度根本看不懂西班牙語小說);後來買了一本沉甸甸的時裝雜誌,貪其隨書附送的大大旅行袋,可以方便我搬家載物。然後,我忙著約會交友唸書閱報看電影看電視吃喝玩樂遊山玩水,沒有買過一本書。因為知道自己看不懂,反正擱著,寧願留個錢傍身。



二月的時候,我們在馬德里的Casa del Libro 逛 (某大連鎖書店,名字直譯就是The House of Book),他跟我說買了這本書,而且推介說很好看,卻打死不告訴我內容。我隨手翻著,也沒有太多艱澀的生字,翻著翻著,卻又把書放下。最後我捎回家一本關於考試的練習還有相關的答案本,以及一片金屬製的書簽。



然後,在四月,出發作一次長途旅行。我在馬德里的長途巴士站,預備坐夜車到Alicante,再轉折地坐超廉價航空到瑞士。

閒著無聊,晃進書店隨便看看。

在書店晃了一圈,我又回到這本書的身邊。捻起它,放下,又再拿起,掀著書頁。書店主人下了半閘,是打烊的時候,卻不忘笑著跟我說,慢慢看,不用急。深呼吸一口氣,我拿著書走到櫃檯,翻出錢包付款,心裡雖然有一種說不出的愉快,卻又有一點不安,擔心看不懂,會浪費了一本書。在我掏錢的當兒,店主說,那是一本好書。我笑笑,說知道已經印至17版;不過我說自己只是西班牙語學生,不知道能否看懂,只是試試看。他想一想,又翻一翻書,然後說:「你看得懂的。」於是我笑了。他隨手夾了一張書簽給我,然後又改變主意,說:「給你另一張。」他挑出一張漂亮的,深褐色的,大概是一張宣傳某冒險書的書簽,雖然是宣傳贈品,我卻多謝他用心的為我挑選。閒聊數句,我捧著書道謝與道別,店主不忘跟我說:「希望你喜歡這本書。」我總覺得,那不只是一單買賣,卻是他把知識和某一種關於人生的東西,交付到我手上。



書買了,斷斷續續地讀著。一個簡簡單單的故事。最初,我不明白為何這會是一本暢銷書。然後,我懂得了。讀到最後,想哭,卻又流不出眼淚,只是那樣地戚戚然,希望故事有另一個結局。



沒有打算寫關於此書的內容。不想說破,希望由你自己來讀。





If you start to read this book, sooner or later you will arrive at a fence.

Fences like this exist all over the world.

We hope you never have to encounter such a fence.

Tuesday, July 20, 2010

San Fermín (奔牛節)

七月又過了大半,這次想記下Pamplona 的小旅行。




每年的7月6至14日,Pamplona都會舉辦世界知名的San Fermín (奔牛節)。那一年,我們跟學校一起出遊,坐了半天旅遊巴,到達Pamplona。那天剛好是星期六。到埗已經是午後,天色卻半點沒有暗下來,這就是歐洲的夏季。



走在街上,滿街滿巷都是穿白襯紅的人;有些家庭,一家大小都穿著一樣款式的衣服,這樣子大概就不會失散了。紅白雙色,是這個節慶的色調,幾乎所有人都穿著相應的顏色,融入節慶的熱鬧氣氛當中。那時候,我想了又想,我們似乎沒有甚麼節慶(遊行集會以外),是大夥兒都穿著同樣服飾上街的。



我們穿插於城裡的店舖,滿街滿巷不是賣喝的,就是賣紀念品。芸芸紀念品中最受歡迎的,就是這家專門生產以卡通蠻牛為主題用品的商店。很喜歡這個品牌的設計,年輕、有趣而且充滿幽默感。由於太受歡迎,所以在西班牙亦充斥各式各樣的盜版貨。口袋的錢不多,就只買了幾張明信片 (正版的!),寄給香港的朋友。



逛累了,我們就在路旁店舖買來冰涼的sangría (西班牙水果酒),跟其他人一樣,隨便坐在廣場地上,喝酒聊天。再晚一點,大家就聚集到一個集會的地方,看免費的表演去。後來不知為什麼,大家都手牽著手,跳起傳統的節慶舞來。我們都不知道他們在跳甚麼,不過也都湊熱鬧地亂跳著,自得其樂。



入夜之後,在城牆那邊的公園,竟然有煙火看。有人早早地爬上城牆,霸佔跟天空最近的距離,彷彿一觸手,就可以把整個天空扯下來。我們混在人群中,在草地一角仰臥著看墨黑的天空,等待著那奇妙的一瞬。在香港,從來只會在電視機裡看煙火。害怕人潮擁擠。來到西班牙的那段日子,親身看煙火的次數,可能會是我人生裡最多的一段日子。如果用香港的標準,大概這些煙火的款式也不過已已;都是一叢又一叢的爆發,有時又如雨灑下一串又一串。就當我鄉下人好了,我其實覺得,簡單,就是美。



看完煙火,我們繼續喝酒去。我是無論如何想不起當晚吃了甚麼作晚餐。大概是胡亂吃著小食、乾糧,邊走邊吃。只記得那晚喝了好多sangría 及啤酒,消暑解渴。San Fermín 就是這樣子,一大班人一起消磨一整個晚上,都不願意去睡,狂歡到天亮,然後大清早就霸個好位置,看奔牛。



天未亮我們就預備霸個好位置,只可惜擺了個烏龍,到發現的時候,才又匆匆轉移陣地,只是已經太遲了,四處都已經擠滿了人。我們左穿右插終於來到木柵欄前面,正對著奔牛的「跑道」。大家早佔了有利位置,我們只能夠在別人的屁股下、大腿之間,放眼望去。這是一個好不辛苦的過程;經過一夜狂歡,濃烈的汗臭味、宿醉味混合,肚子空空,擠在人叢中,是說不出的難受。其實我們就在眼前幾條大腿之間的一小方空間看啊看,你可以想像我們看到的其實不多;看見一大群人的大腳在跑呀跑,看見一隻又一隻大黑牛在後面追呀追。也就是那麼一回事。每年有很多人因此而受傷。那天也有不少驚險場面:有人在幾乎要被牛角追上的時候,倏地躺下,從柵欄底下的空位滾過來,避過一場血光之災;有人在驚險時刻,獲站在柵欄高處的人出手幫助,一個用力一蹬,一個用力一拉,被追的就已經跨在柵欄上,看著大牛在抓狂。



那時候我就說,這樣的經歷,一次就夠了。只是過了這幾許時日,要是你再問我,要不要再來參與一次San Fermín,我還是會毫不猶豫地說一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