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Sunday, July 26, 2020

在哥倫比亞被爛鬼石頭迷惑住

旅行之於我,是數不清的偶然和澎湃的好奇心串連起來的。

唸高中的時候,閱報讀到亞馬遜熱帶雨林裡,有種蝴蝶長著透明的翅膀,於是有想要去看看亞馬遜熱帶雨林的心願。因為喜歡一個西班牙導演,於是跑到西班牙去看鬥牛。因為聽到過神聖的印加傳說,於是想要到秘魯看看天空之城。因為聽說澳門跟葡萄牙長很像,於是又興起跑一趟葡萄牙,去印證一下。因為達爾文,於是想要去厄瓜多爾的進化島。因為有朋友在老撾工作,於是興起又跑去看看微笑的佛像。因為聽說過馬雅曆法與末日傳說,所以跑到墨西哥去一探究竟。

有時候,我會為了一些風景,繞很遠的路。例如哥倫比亞的聖阿古斯丁(San Agustín),因為看到過一幀石雕照片,我就決定,到達哥倫比亞之後,再山長水遠,也要去聖阿古斯丁看一下。

那些失落的古文明,總是讓我著迷。聖阿古斯丁迷住我的,就是那些人形石雕。樣子明明看起來就很卡通化,眼睛圓圓的,微笑的嘴巴裡露出像吸血鬼一樣的尖牙,可愛到不行;照片裡,狀況保存良好得像是新建的雕像,讓我不禁懷疑,是世人精製的假文物嘛?

聖阿古斯丁考古公園,位於威拉省(Huila)聖阿古斯丁(San Agustín)鎮,是一個大型考古區,公園裡收藏著拉丁美洲最大型的宗教遺跡與巨石雕塑,被考古學家認為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墓地。至於聖阿古斯丁文明,據說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不過這個文明為何突然消失,就成為後世的一個謎了。或者這個謎還會需要很多很多年和很多的人力物力才可以解開,因為直至現時為止,還有大部份遺跡未被發掘出來呢。


從殖民遺風白城走進山巒起伏處


聖阿古斯丁鎮有點遠,到哥倫比亞旅遊,也不是人人願意長途拔涉去看巨石雕塑。我由波哥大出發,邊玩邊停,終於來到一個叫Popayán的城市,作為中轉休息站,稍為休息一晚才再上路。Popayán這個充滿殖民地遺風的小城,又有「白城」之稱,因為那裡的建築物外牆都漆上雪一樣的白色。Popayán建於1537年,當年要來往哥倫比亞Cartagena與厄瓜多爾的基多,Popayán就是最重要的中停站。這裡氣候溫和,吸引到附近省份的有錢人來定居。自17世紀起,教堂、學校等相繼落成,是小城的輝煌時期。可惜1983年小城被地震摧毀,如今所見的白城,保留著殖民地遺風,卻再看不出地震的痕跡。

Popayán雖然美麗,附近山頭卻聽說是毒販和游擊隊隱藏之地。再者,白城並非我的目的地,休息夠了,我早上來到公車站,買了票就往聖阿古斯丁鎮出發。如果由波哥大直接往聖阿古斯丁出發,單單車程就要十到十二小時,視乎路況而定;所以一般時間不多的旅客,就只能放棄聖阿古斯丁了。我從Popayán出發,車在九曲十三彎的山路上飛快奔馳,路況也著實不佳,還有當地婦女不適嘔吐起來。這樣子的車程,到達聖阿古斯丁鎮,已是五個多小時後的事。我沒有住在鎮上,而是挑了間在山野間的旅館,有小花園,雖然與市鎮有一點距離,卻能走一段小斜路就能去到聖阿古斯丁考古公園。

來到聖阿古斯丁,不少人都會把握機會,去試試騎馬。只要跟入住的旅館說好,議好價錢就可以了。有些人會騎馬在附近的山頭賞景,更多的人會騎馬去考古區參觀。我所有的騎馬經驗,都在幾次旅行間發生,由於不常騎馬,每一次都好像新的體驗一樣。這一段騎馬走往考古區的路線很輕鬆,除了太陽比較猛烈,沒有什麼難度(唯一的難度可能就是要跟你的馬溝通好,不要讓牠作弄你),沒有騎馬經驗的人士也可以放心參與。

由於聖阿古斯丁比較偏遠,一般人都只會前後逗留約三天。於是行程規劃一般就會安排半天用來騎馬,參觀幾個重要的考古地區,如:El Tablón、 La Chaquira、 Purutal 和La Pelota。 再用半天去參觀聖阿古斯丁的主要考古公園及博物館。另外通常會安排參加一天導覽團,由小貨車接載,往再偏僻一點的Alto de los Idoles及Alto de las Piedras進發。


騎馬探索隱世秘境


有時間的話,我一般先安排自己參觀博物館,才再參觀其他地方,好多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等。當然,這亦是由於在南美旅遊多次,知道很多所謂的導遊,其實職責主要是把參觀者從一個地方帶到另一個地方,想要聽故事或了解得比較深入,都不容易(當然還有語言障礙)。不過來到聖阿古斯丁,天氣非常炎熱,旅館主人推薦把騎馬參觀考古區的半天行程安排在上午,馬兒和人都會比較不辛苦,到下午才往博物館及考古公園參觀。

一如既往,南美比較偏僻的景區,我都沒有遇上亞洲客。跟幾個素有騎馬經驗的歐洲女生,組織了小隊,跟著馬伕,就出發在山野間行走。來到El Tablón,我們停在一個小房子前,沒有氣派的外觀,就不過用西班牙語寫著Casa Museo,地方不大,你就把它當作是民宅博物館吧。走進去,在庭園就可以見到文物隨便陳列著。那些文物據說是在附近的山頭的墳墓發掘出來的。由於沒有指示牌,文物的數量也不算很多,所以我們也沒有停留很久。石雕很高,其中一尊人像,樣子溫和,竟然戴上鼻環,還精緻地刻上層層的頸飾和手鐲。至於同場的其他人像,外觀雖然帶著喜感,但卻都吡牙裂嘴。

至於 La Chaquira,一定是看那個幾百年來都留在原址不動的石刻。因為刻在巨大岩石上而沒有被偷走或搬到別處展覽,石刻上的人像圖案,彷彿是為了守護這片土地這個山頭而存在。要看這個石刻,先要走下一條長長的樓梯;後天加建的這條長樓梯,彷彿把人由現代連接到古代;又聽說,最原始的路徑,本來是連接住兩個陡斜的山頭,古人得以攀山越嶺,甚至去到山谷另一頭的Alto de las Piedras。走下長長的樓梯,就會看見岩石上刻著一個舉高雙手的男人,圓渾的鼻子,厚大的嘴唇,渾圓而具大的雙眼。舉高雙手是投降,還是預備敬拜?記載的是怎樣一個故事?暫時還是個謎。至於這個石刻的風格,跟聖阿古斯丁其他地區發掘到的巨石雕刻並不一樣,卡通感減輕了,也沒有吡牙裂嘴。這個石刻附近,還有最少兩個石刻,不過岩石上長滿青苔,加上雜草漫生,現場可能還隱藏著不少原始石刻呢!

至於El Purutal和La Pelota其實距離很近。El Purutal與之前參觀的El Tablón相似,都是在露天的地方,加上簡陋的帳篷,陳列著數尊從附近運來的石雕。現場有一尊看似是貓頭鷹的鳥類石雕,牠的嘴和腳緊抓著一條蛇。可惜現場沒有文字介紹,或者詳情仍然有待考究?

從El Purutal走到La Pelota,草坪上長著古老的林木。在樹幹上用刀破開一道道裂縫,流出來的汁液,竟然就是聖阿古斯丁文化裡,用來把石像染色的天然顏料。我在不同的地方旅行,有顏色而顏色保存良好的古代石雕,倒是不多見。在La Pelota,就可以見到了。La Pelota是一個墓穴遺址,現場有兩個結構一樣的墳墓,陳列著染有天然色彩的石雕。其實我們也不太確定,為什麼只有La Pelota的石雕才染有天然的黃、紅、黑色顏料,而在其他聖阿古斯丁地區卻見不到?而這些雕像又代表什麼?是墓穴守護神?是祭司?是惡鬼?

參觀完畢,我們策馬回歸。途中馬伕還介紹自己也擁有一個小小咖啡園,他沒有說明,但我猜如果我們有興趣,是可以付費參觀吧?不過哥倫比亞咖啡園,我在別處參觀過了,而且餘下的半天,我還想要瀏覽博物館和考古公園,所以交還馬匹,稍事休息之後,我就從旅館徒步到有石雕森林之稱的聖阿古斯丁考古公園去。


帶著特製「護照」遊走石雕森林


考古公園的入場門票,是一本設計精緻、有燙金印刷的「護照」。這樣設計別緻的「護照」,我在哥倫比亞的「失落之城」也收到過。「護照」裡面有簡介那個地方的歷史,有預留位置讓你在上面蓋章。可惜石雕森林裡雖然有護林員看守站,但卻沒有蓋章的地方,也不知道印章是遺失了,還是印章還沒有弄好?

購買好門票,無論如何都要花時間走走博物館。博物館就在公園入口。就像大部份拉丁美洲的博物館,館內的展板或陳設,總會有丁點失修,我有職業病,看見展板有錯字缺字,都好想把它糾正過來。展館不大,走一圈,了解一下這個有三千多年歷史的聖阿古斯丁文化,它的發掘過程,欣賞一下部份文物等等。儘管考古學家對這個文化暫時仍然所知不詳,不過博物館的環境涼快,絕對可以讓人愉快學習啊。

參觀完博物館,跳出涼快的舒適圈,就是時候到聖阿古斯丁石雕森林接受猛烈陽光的洗禮。那天幾乎萬里無雲,還好我有太陽帽和防曬霜。這個聖阿古斯丁最重要的考古公園,佔地龐大,除了原址發現的石雕,也搜羅了從其他地方收集回來的聖阿古斯丁石雕,狀態非常良好,據說有超過130件。我當然沒有傻得慢慢數算核實巨石雕像的數量,因為我很快就在石雕森林中的林蔭步道,被一個個石雕迷惑住。

是,我是必須用「迷惑」這個字,彷彿每個石像都有能力去把人留住。在石雕森林遇上造型各異的巨石雕像,我無法想像聖阿古斯丁人花了人生中多長的時間去打造石雕,而這些石雕對他們又有什麼作用?我也很想要知道,為什麼人形石雕,大都帶著笑容,但又同時露出如吸血鬼或野獸一樣的獠牙?
林蔭步道全程大概800米,不長但有點迂迴,又由於在樹林的陰影下行走,稍稍緩和了暑熱,害我把時間都拋諸腦後。當發覺時間流逝得比想像中快,我才急急離開林蔭步道,往考古公園的其他區域進發。考古公園除了這個石雕森林、博物館(又稱Mesita D),還有Mesita A, B和C。這些Mesita,就是指一群群的石雕。每個mesita,都有十多個石雕像,守著墓園。

石雕有的長得像人,有的長得像不同的動物或爬蟲類;石雕的眼睛大都又圓又精靈(而現今的哥倫比亞人眼睛同樣又圓又大)。每個石雕都有不同的姿勢,有的持有武器、有的在捉蛇,有的手提著嬰兒。單單欣賞造型各有奇趣的石像,就足夠消磨半天的時間。

聖阿古斯丁考古遺址在公元1350年左右被廢棄,並在18、19世紀重新被世人發現,可惜大部份墳墓的陪葬品都被搶劫一空。 風化侵蝕、地震和人為的干預,令到不少石板流失,墓穴內的陳設亦被搞亂,不過幸好原有的建築結構仍然完好保存著。聖阿古斯丁的巨石雕刻和建築精髓,就在這些考古遺跡中保存下來。早期的考古公園於1931年落成,終於名正言順地保護著這些獨一無二的祭祀場地,更在1995年,成功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爛鬼石頭是記憶與遺忘的拔河



為了令我的尋石記更圓滿,我當然不會錯過需要用上一天(活動行程來回大概六、七小時),坐車到更遠的地方去探索。一如全球所有的旅行團,來到戲肉的兩個古蹟公園前,當地的導遊都會順道讓你在不同的景點停靠十來分鐘,需要上洗手間的上洗手間,需要購物的購物。這一次我們就在Magdalena河流域稍息,之後就參觀了一間蔗糖小工廠。一路輾轉,我們才終於來到Alto de los Idolos。來這裡,同樣要帶上前一天的精美「護照」,作為進場門票。Alto de los Idolos位於山脊,我們來到,卻彷彿在走上小斜坡後,就來到一大片遼闊的草坪;這正好突顯了人類為了建造墓碑及墳墓,而改變了自然地形。而來到Alto de los Idolos,除了享受一片自然美景,當然不得不看那一塊高21呎的巨型石雕。每個遊人都會從俗地在巨型石雕前留影。石雕帶著笑容,彷彿對世間一切都見慣不怪。至於午餐後來到的Alto de las Piedras,佔地不算大,陳列著三個墳墓;當中最有名的一個石雕以人頭置著人頭/獸頭的姿勢呈現,剎是奇怪。我不是考古學家,也沒有人類學的背景,更痛恨自己歷史科成績太爛、記性太差。不過面對眼前一個又一個考古遺跡,卻總是看得津津有味。

有時候,難免會有人戲謔,你旅行都看些什麼?就看那些爛鬼石頭、爛銅爛鐵?香港人因為工作壓力大,於是很喜歡旅行。由於旅行是為了放鬆,所以總是離不開食、玩、買。沒有疫情之前,我當然也會有食、玩、買式短途充電,就為了放鬆一下。不過,當我山長水又遠的跑到世界另一頭,我想要追求的,就是放空。放空之後,讓旅途上接觸到的、學到的,填飽我的求知欲;而那些爛鬼石頭,歷經幾百、幾千年的風吹雨打,縱然至今仍帶著許多未知,卻是考古學與人類歷史文明的瑰寶,因為它們標誌著的,不單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生榮死哀,它也同時是人類記憶與遺忘之間的一場拔河;石頭彷彿代表著前世的記憶,靠著考古學家,我們才得以看見被時光隱去的前塵。


(原文刊於2020年7月號Watch Critics 名錶論壇雜誌)